梦到保研的同学,梦到保研的同学来我家

本站原创- 2023-09-13 08:28:17

梦到保研的同学,梦到保研的同学来我家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梦到保研的同学的问题,以及和梦到保研的同学来我家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大学挂科有什么危害
  2. 学生在北大的生活经历北大的学生过得轻松吗
  3. 谈谈你的考研经历
  4. 你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开心吗

大学生考试挂科轻则不能拿到各种奖学金,重则不能顺毕业。
下面具体来说一说有哪些危害、会影响到哪些方面。

影响奖学金:

每个学校都会有各种奖金的发放,比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挂科了。
就失去了参选奖学金的名额了,也就意味着失去了领取这些奖金的资格,这里也要说明一下贫困助学金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影响保研资格:

如果大学经常挂科会影响到学校保研的资格,在大学期间,学校每年都会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不过要求比较严格,必须是成绩十分优秀,而且大学期间每一科考试都不能有挂科的现象,否则学校会取消对于保研的资格。
虽然很多学校可能对于保研有不同的政策,不过很多大学都有同一个规定,那就是有挂科经历者,是没有保研资格的。

影响毕业:

在大学每一门课程都会有学分的,不同学科的分数值不同,只有你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才可以获得这门学科的相应学分。
如果任何一科考试不通过,那么会给你一次补考机会,补考要是再没通过,那么就会给你一次重修机会,如果这些你都没有完成,那么就意味着你不能拿到这门课程的学分,就会导致你因为学分修不够拿不到毕业证,所以在这里建议那些大学生,如果平时没有机会学习考试挂科,那么一定要抓紧时间在补考的时候通过。
只有学分积累达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

影响找工作:

当大学最后一年的时候大家基本都在忙于实习或者是找工作,对于一些要求比较严格的公司来说,他们除了看你的学校等级外,还会看你在校期间的每一门考试成绩和挂科记录,会把这些学生通过成绩综合排名,如果有挂科的话基本就不会优先入取,所以说挂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咱就是说能不挂科咱就尽量别挂科,连老师期末都在帮我们不挂科,咱就努努力别挂科了吧,加油啊!

北大一直是很多孩子小时候的终极梦想。
大家只知道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国内顶尖的大学。
能够进入北大,自然是得天独厚的拥有最好的学习资源,享受各种高级待遇。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北大的学生生活经历。

学生抢购。

也许你知道哈佛凌晨四点半的样子,但你知道清华北大吗?我看到的,也许只有鬼在缠着我!
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十一点北大教学楼

一月兼职的工资刚够车费,我就装上相机和看书,爬上火车,直奔梦想中的大学。
这次就假装是北大的,在北京待一周。

这次来北京,我承受不了房价,就去找了在北大读书的姐姐。
刚在长沙上大学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
父亲同事的女儿成了我在长沙唯一的亲人。
去年妹妹宝颜去了北大,感觉很无奈。
北大成了我的另一个远方。

这几天的北京,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很少。
阳光明媚地照在地上、屋顶和脸上,尤其是北大图书馆的屋顶。
在繁忙的一周,很少能在校园里看到商店。
唯一卖食物的地方是一个摆满书籍和报纸的报摊。
没有人停留,学生亮出学生证快速通过校门,游客会被挡在门外。

走在校园里的外国学生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
在路上,你可以听到不同语言的对话。
他们聊到了自己读过的英文原版书,以及参加过的大赛。
我就像一个失去了理解能力的人。
我不懂他们的语言。
甚至中文交流也包含专业术语。

北大有很多学霸。
能在这里学习的都是地方领导,但也有来大学后因为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感到压抑的。
学生受不了压力,跳楼事件时有发生。
每天都有像高三一样拼命的学霸,也有通过各种比赛拿到名额却不是很专业的人。
带着各种技能,他们冲进了这历史性的大门。

“今天那个男老师好帅。
我去要联系方式。

"你看过多少集欢乐颂?"

"今晚我打算搭个帐篷去排队买票."我看到路边有一家商店,专门为抢到校园十佳歌手比赛门票的学生服务。

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对课外活动的兴趣一样强烈。
本科基本都是满课,但还是要参加很多社团。
到了周末,就是几百组比赛的时候了。
凌晨一点睡觉前有一场社团演出的彩排;还有人每天早上自己出去自习,晚上12点才回来。
但不是所有人都早起,因为几乎没有第一节课,其他人都会睡到八九点。
早上的北大很干净,但11点,北大依然灯火通明,自习室里人很多。

图书馆

在这里学习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最大概率事件。
教学楼的走廊、过道、大厅、空地都摆放了桌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
连栏杆都有放书的平台。
站着,坐着,拿着书,看着电脑,用不同的方式吸收知识。
教学楼里设施齐全,绿化很多。
墙上挂满了著名的字画作品。
难怪北大绿区学生少。
教学楼给了他们足够的活动空间,所以他们不需要在外面走动。

楼梯

我通常起得很早,但是我住在北大的时候每天都睡得很晚。
白天去教学楼,太阳低的时候出去逛逛花园,体验一下北京本地人的生活。
我出门的时候丢了太阳伞,在这个城市里我迷路了很多次

追求北大——知识无价,不教无课。
外人也可以享受资源。
在课表里,我看到刚好有一节哲学科学课。
当我走进教室时,几乎没有学生。
他们占据了彼此相距最远的位置。
没有坐在一起的同学都在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在键盘上打字。
铃响后,人们陆续进来。
似乎每个人都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笔记本里的论文和网页不断被刷新,只有老师的自说自话不变。

可惜这门课和我们平时的马克思课一样枯燥,我也没带什么阅读书籍,就不自觉的打瞌睡了。
我突然惊醒,真的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了,于是马上收起书包,找了另一间教室继续逃课。
看到很多教室基本都在上专业课,大家都认真听了。

走着走着,我被一个优雅的声音吸引住了,就没办法闯进去。
透过门缝看到英文的PPT,以为是英语课。
我想知道约会,同性恋和性在英语课上怎么谈。
我们平时回避的话题被老师平淡的讨论,学生没有任何反应。
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愣在门口。
题目变化很快,三言两语就提到了青少年心理和青年心理特点,留给学生自己去找资料。
站着听了一个多小时,上课声不绝于耳,一问才知道这是心理拓展课。

旅行的最后一天早上,我约了在北大读书的女神吃早餐,交换了书,讨论了一些事情。
然后她匆忙去了图书馆。
不方便打扰他们。
想着上午的时间不能浪费,就找了个教室偷偷溜了进去。
铃声一响,坐在那里的人蜂拥着要他签名,才发现他是曹文轩。
一节课漫谈,八卦,背诵,但都是传达小说的艺术。

一个讲得好的老师,不需要在意她在哪个学校,吸引学生的是她的气质和知识内涵,因为她的阅历和见解。

在北京,最丰富的是资源。
这也是近二十年来有五百多名北大保研深造的重要原因。
各个高校的名人讲座和我们的日程一样满。
名人扎堆,在我看来,名气很大的央视主持人来这里讲课都会受到冷遇。
听姐妹们说,要么是今天遇到了这个大人物,要么是有人要去大公司实习。
每个人都想去更高的地方,北京为他们提供了所需的资源。

北大,在我看来,并不全面。
当然,没有一所学校是完美的。
走在北大校园里,行道树太小,无法提供足够的树荫,教学区和绿色休闲区完全分开。
学生除了学习没有地方放松,只能换个地方继续自习。
和北京很多大学相比,景观只能算是历史悠久,而没有那么宜人。
图书馆里充满了历史,昏暗的灯光照在一排排旧书上,仿佛穿越到了十几年前。
北京地少人多,只有北大清华的学生才能享受四人间。
大部分高校都是六个人睡,北大只能用公共澡堂,11点没有热水。
我在几次拍摄中忘记了时间,所以我必须洗个澡,然后颤抖着爬上床。

前几天晚上,我姐在门口接我去睡觉。
过了几天,还是记不住路线。
走在自己后面,只有走过的路才会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昨天和几个在北京读书的高中同学一起吃饭。
高中的情景历历在目。
过充实而空虚的生活,我们只有一个目的,考上好学校。
我们可以为了一个看不懂的问题学习半天,也可以为了一个不理想的结果损失几天。
精神绷紧了,就会被触发,所有的麻烦都会被放大。
老师、家长、学校调动一切活动,为我们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只要考上好学校,生活就一帆风顺。
当我们到达大学时,我们都认为大学入学后会很容易

高三我小心翼翼的守着前几名的成绩,不敢放松。
各种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周的书成了我的精神支柱,让我没有倒下。
高考结束后,我们学校有十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大部分都在我们班。
而我,像做梦一样,考上了一个我从未想过的普通本科。
分数下来后,我一次次让自己睡死过去,希望这是一场梦,醒来就消失了。
然而,这是一场永远不会醒来的噩梦。

赶上周给讲课

这次,我会和他们谈谈学习和生活。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水平。
大二的时候,一直和导师一起做项目,赚生活费,参加很多活动,晚上回来赶论文。
他们的生活费是我的两倍,吃饭看一次电影就花了我一天的工资。

在国茂地铁站的入口处

北京是高消费、快节奏的,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能很快进入企业高层,然后过着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
他们的孩子出身高,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底层很难跨越这个界限,这可能是《北京折叠》反映的社会分层现象。

看到高峰期拥挤的地铁站,大家都从一个地方冲进铁盒子里去另一个地方上班。
晚上,他们穿过铁箱回到住处休息。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得不熬夜加班。
第二天,他们继续前一天的生活,如此等等。
只有在周末,他们才有时间放松一下,并为他们的辛勤工作获得一些补偿。

我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
我在书店认识的服务员都是靠工资旅行的,等我赚到车费就出发。
我一月有300块的生活费,对生活从不抱怨。
走在无人区对我们来说很辛苦,但他却把它当成了人生的支柱。

后来我体会到了卢梭简朴生活的精髓,我开始一点点克制自己的物欲。
通常一荤一素就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尽量减少零食和甜点的摄入。
我每天兼职做的咖啡饮料比星巴克还精致,我已经不喝了。

和高中同学一起看的《摔跤吧!爸爸》。
我们被感动得心碎。
吉它没有走大多数女孩都会走的路。
尽管有周围人的嘲笑,有男生的摔跤比赛,她还是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获得了国家奖。
为了考上最好的体校,教练要求她完全按照教练的方法放弃原来不规律的训练。
在同学的带领下,纪开始忘记父亲以前的严格要求,饮食不注意经常出去玩,最后国际比赛失利。
她意识到学校教不了她什么,开始接受父亲的指导,才一步步晋升。
虽然最后用力投掷失败,被对手绑在大腿上,但最终还是靠自己进行了反击。

这部电影就像一夜心灵鸡汤,精神焕然一新。
不是所有好的教育体系都适合你。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即使比赛只有两个小时,也有120分钟,7200秒。
不到最后一秒,谁也不知道谁是赢家。

没考上清华北大,这两年我不觉得遗憾。
大学军训加入男子拳击方阵,成为其中唯一的女生;从一个吞吞吐吐的小姑娘,到现在可以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演讲的大姑娘;他转了专业,成了班长、副部;瘦了近30斤;我60出头穿着12CM的高跟鞋去走秀。
我看了更多的书,走了更多的路,认识了更多的人。

看过的书让我充实,走过的路让我更精彩,遇到的人让我更包容。

在奥林匹克公园拍摄的

奥林匹克公园

爷爷在公园练习钢琴。

东郊向敏拍摄

除了学校和成绩的差异,我没觉得我会差。

北大清华确实可以提供更好更高的平台,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是,谁不想呢?改变不了的只能接受,能改变的可以把握。
毕竟所有的路都要自己走,甚至北大老师也只能给你指路,前路未知。

大学再好,老师再好,不上课也学不到东西。
学校再差,老师再差,都会有你需要学习的地方。

不要抱怨过去,不要抱怨生活,可以争取一切可以改变的东西;不能改变的,也会是人生中精彩的一笔。

大学提供的是平台,不是环境。
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跳出自己的风格。
但是,一个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很强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就一切。

人生苦短,一哭天下来;一口气让一切归于虚无。
生活没有意义,但每个人都赋予它意义。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努力去追求。
就算不能实现,也不枉此生。

对过去无怨无悔,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我给出了答案。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北大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风景。
可能你一直都有疑惑,要自己去寻找答案。
写这篇文章给自己,也给每一个曾经梦想破碎的人,以此互相鼓励。

在景山公园拍摄

景山公园的日落

在中央电视台新址附近拍摄。

如果你有点感动,或者觉得我的照片不错,请给我点个赞。
你的转发也会给更多人带来力量。
少抱怨,多努力。

生活的烦恼,学习的痛苦,人生的迷茫,都可以留言,我很乐意和你交流。

读者评论:

深夜,看完你写的每一个字,我今年大四,学医五年,还有一年毕业。
我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所以想换专业。
参加过很多社团,活动,担任过主席,做过各种兼职,成立过自己的公司。
别人觉得我很勤劳,但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还是不够优秀,偶尔还需要父母的生活费。
大学把我从一个从小到大公认的好学生变成了一个不喜欢上课的坏学生,但是我知道我想要什么。
我想兼职,想创业,想参加活动,想努力变得优秀。
像你一样,做我想做的事。
一个大同学在天津上学,约好去北京。
在国庆节,有许多北京人。
他们很愚蠢。
他们从未出过城。
他们没有预订。
他们和三兄弟在北京三环寒冷的街道上坐了一夜。
那时候理解汪峰唱的北京北京,觉得好渺小。
我告诉自己要努力。
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样对我了!
现在我还在努力感谢你的文章。
上网多年,第一次认真评论,写的一塌糊涂,讲自己的故事。

我已经大学毕业,开始按部就班地从事教师工作。
每天晚上都有一个想法:如果能回到大学,我一定会更加努力。
是的,我后悔,因为我不珍惜时间,因为我用各种借口偷懒,我后悔。
不是拼的,只是拼的不够。
逐字读完你的文章,我后悔悄悄离开。
与其日日夜夜想着后悔,浪费今天,不如从现在开始重新把握当下。
谢谢你。

昨天去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出考场就哭了。
考试一塌糊涂,想到自己的面试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我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出去见见世面。
早上没带手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考场,没有联系朋友的工具,在一群专业的公交车上沉迷于看别人的欢声笑语。
快回复了,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
现在只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避开冒险岛的噩梦。

像我,大学三年了,却一无所获。
最近刚毕业就知道想改变自己,对未来很迷茫。
最近刚开始减肥,打算毕业找个健身相关的工作。
感觉人在健身之后逐渐变得自信了,人生才刚刚开始。
加油!
GOGOGO第一次在简书里评论,图片很漂亮,写的也很好。

最近也是一个人北上北京。
这是我去过的最北的地方,没有任何攻略和准备就去了。
我住在海淀区附近,坐公交的路上经过了无数所大学。
有一次在南方,我觉得自己的大学还不错,但是莫名其妙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产生了一种自卑感。
现在觉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
我回来后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一直不想考上清华北大,也不想去北京读书。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我会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相信自己的可能性。
我一直觉得,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你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和你一样,我喜欢阅读、摄影、写作和旅游。
我不抗拒接受奇怪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努力。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评论,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最近去了北京,我曾经梦想去的地方。

本人在读二本院校的非热门专业,想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虽然也不热门。
北大是我从初中开始的梦想,但是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让我现在不敢再梦到北大。
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我考虑考研,但是我一次又一次的落下考研的目标,因为我处在一个不那么好的环境里,所以我觉得那些东西远不方便。
我认为,梦想就是敢于思考。
我会努力,从高二开始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会来到这里,我梦想的地方。

很幸运看到这篇文章。
说起来我已经毕业两年了,想到我的学生时代,我浪费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每当我想努力的时候,我总是下不了决心。
现在工作两年了,发现自己还是不再优秀,得过且过。
很高兴看到你分享的文章。
希望你能努力,不忘初心,不辜负自己。

现在大二了,一直觉得自己能做的很少。
仔细看了你的文章,发现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追逐自己的梦想,岁月也会很平静。
把握当下,做最好的自己。

考研的路,我走的并不一帆风顺,有个冲动,将自己与考研的种种过往,一笔一笔地写下来。

1

说起我与考研的最初交集,得追溯到高考以后。
18岁以前,我生活在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一座小县城;如中国千千万万座同等规模的小县城一样,20世纪末的那个小城,土气而灰败,下辖七、八个乡镇,总共只有两所高中---坐落于县城的县中学和位于离县城较远的乡镇上的一所农村高中。
那时候的人们没什么闲钱去旅游,我们小县城少年们了解外界有限的方式就只有老师和家长的渲染与地理课本上寥寥数语的介绍了。

和千千万万个叛逆而渴望远方精彩世界的少年一样,我自从读高中的第一天起,就被老师灌输了“上高中的目的就在于考大学”的观念;而好的大学,尤以位于北京上海的为最。
2000年夏天,高二升高三那年的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探望亲戚,首都的繁华似锦与流光溢彩给当时17岁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叹为观止;亲戚们友善的鼓励更加深了我报考“北京的大学”的决心---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实力,top2是不敢想的,北师、北理、北航、北外或可一搏。
我的高考成绩也算理想,交出了全县文科第四的答卷;但这个成绩,报考一流的大学却只能说是希望而并无十足的把握。
录取结果很快揭晓,那个时候,就文科而言,省外的大学,尤其是好一点的一本院校在陕西的招生名额都是个位数,我未能被反复权衡后填报的南开大学录取,而只考取了位于陕西省内的西安外国语学院(现在已经改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所录取的专业也是当年扩招出来的新专业。

之所以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是因为,高考的失利正是考研这个名词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的开始。
2001年的暑假,我先是为取得了一个尚且理想的高考成绩欣喜不已,接着又体会到了名落南开孙山的巨大失落。
这种心理落差对于当时18岁的我,相当难以接受。
很多人甚至还让我补习再考。
众说纷纭之下,我的父母权衡后做出了决定。
我的爸爸在当时说了一句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孩子,你读的是社会科学专业,无论在哪里,只要多看多读多用心,勤加积累,都可以成为佼佼者”;而我妈妈的一位同学兼朋友,也是我们县另外一所高中的校长,对我说了一句不啻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如指明航向的灯塔一样的话:孩子,考上了西外就去上;现在考研的学生很多,四年本科读完以后,你一样可以用考研来证明你自己!




2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鼓励,在当时年少不经事的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2001年,正是教育改革大扩招如火如荼开展之年。
进入大学之后,种种原本很正常的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青春时期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迷茫与彷徨,都被我归因为我没有遇到足够博学的老师、足够优秀的同学、足够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一切的根源,则在于我没有进入与我高考成绩相匹配的理想“大学”。
那时候的我,常常怨天尤人,“假如”、“要是”等等词语,成了与我一起的好几个所谓“怀才不遇”的学生们一起吐槽现状的口头禅----是的,那就是当年的我,幼稚、短视,总是觉得自己如果能够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就能够走上一条没有任何遗憾的人生之康庄大道。
于是,在同学们都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之时,我很早就为自己立下了“考研”、而且要考一流大学的宏图大志:从大二开始就向老师咨询考研的各种准备事项,向高年级的同学过早地请教考研经验,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代泡在网上如大海捞针一样地寻找考取“北清人”的经验……很快进入了大四,在其他同学仅仅将考研作为一项备选项的时候,我将自己变成了一座考研的机器。
2004年的那个暑假,我挤在西安交大的体育馆里听任汝芬的政治辅导;2004年一整个的冬天,用各种“惨无人道”的考研格言勉励自己,没日没夜的与同学们天天泡图书馆,啃下几十套毕金献的英语模拟卷;2005年的元旦,与同学一起起早贪黑去离学校几公里之远的长安大学听考研政治最后冲刺班;用从生活费中省吃俭用出来的300块钱,成为一个考研论坛的付费会员,从中捕捉少的可怜的报考信息。
就在这样忐忑与惶惶之中,我走进了2005年的考研考场,这,就是我第一次考研的经历。

3

这次考研,我太紧张了。
第一天英语和政治的专业课考试后,我忐忑不安,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失眠。
高考的时候,我尚且愚钝晚熟,并不很清晰地认识到这种”决定人生航向“的考试之意义;而到了考研,我为了改变自己的求学背景,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去北京、去陕西之外的“远方”求学的心愿,为自己加上了太多的思想枷锁。
考研第一天结束后的那个夜晚,我听着室友们安静而有节奏的鼾声,瞪着眼睛等到了天亮。
终于挨到了第二天专业课考试的结束,我清晰的记得走出考场的那天下午,西安飘起的雪花落在我干涩的眼睛上的感觉。

考完后,我度过了一个轻松的寒假。
可是好心情的时间不长,很快,我就查出了我的初试成绩:差了18分,没有进入面试线。
现在,我可以很轻松地在键盘上敲击出我当年的心路历程,而这个结果对于当年的我的打击,却是巨大的。
我清楚地记得,11年前2月的那一天,我目瞪口呆地坐在显示出分数的电脑屏幕前,一瞬间竟然恍惚,问自己是不是我查成绩的网站出错了,否则,我一直引以为豪的英语怎么才能考了56分?可是,这,就是事实。

从那之后,我在找工作、受打击、克服心理落差的纷乱中,度过了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个学期。
2005年,已经是就业大军压力初现端倪的时候---我对考研结果的不甘、对进入职场的惶恐与退缩,让我很快决定,我要再考一次。
而且当时已经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不工作、在高校周围租房子专职考研”的群体。
大名鼎鼎的“芙蓉姐姐”就是在那个时候横空出世的,现在她有多火暂且不表,但当时,她在陕南汉中一所二本院校报考清华屡试不中,很多人都说她受了刺激,才有了那些哗众取宠的举动。
很快我就在家中一位亲戚的鼓励和帮助下,在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附近与人合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我半年的专职考研生涯。
当时的我想法很简单:我就是想再给自己一个机会,比起高考复读好几年的人来说,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4

第二次考研,我的心态比第一次好多了。
我综合地估量了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调整了目标,并且,我就是想着,我要再试一次,如果不行,我就去工作。
有着这样轻松的心态,我在没有悬念的情况下,考取了一所985院校的公费研究生。

离我两次考研的经历已逾十年。
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一些细微末节,却仍然历历在目。
这些年,“读书无用论”屡屡见诸报端并被人津津乐道;每当这时,我也在问自己,对我来说,考研到底意味着什么?客观来讲,考研给了我一个走出陕西、来到上海安家立业见世面的机会,而我对此的付出到底值得吗?记得读研时《经济学原理》的课堂上,老师讲到“机会成本”时,就举了考研的例子。
相比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们,我们在在象牙塔中又“躲”了三年。
研究生学历就一定比本科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更有优势吗?况且,这三年中还可能会错过多少机会呢?

这个“机会成本”的争论是我三年的读研生活中心态的缩影。
那三年,我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接受教育、了解外界的同时,也经历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惶恐,社科专业的就业前景的确不容乐观;而女研究生“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女大学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东方不败的段子大概也都是那些年流行起来的。
从研三开始,我与同学们一起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感受offer难求的压力;也从国考省考上考一路拼下来变成“烤鸭”……

千帆过尽,云淡风轻。
现在回头再看来时的路,我还是由衷地说一句,考研于我而言,是毕生受益的一笔财富。
功利的讲,我目前的工作在入职定级时,就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区别对待,工资待遇都高出一个档次;而长久而言,三年的校园生活,除了给我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20出头的我能够有更多的看到外面世界的机会,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5

而最最重要的是,就我两次考研的经历而言,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显得尤为可贵。
我常常在回味这段经历时感触良多,咂摸出许多粗浅的人生道理,让我受益终生的道理。

首先,人生的路很长,不是一次考试、一次成功或是失败就能够决定走向的。
我承认,我也羡慕那些高考状元们,被鲜花和赞誉包围的他们,不仅能满足当时的虚荣心;进入top2或者其他“一流”的学校,也为以后的就业似乎加上了保险。
可是,这真的就“一劳永逸”了吗?不。
人生的历程,由许多个环节与考验组成,而无论什么时候,需要的都是平和的心态与永远提升自我的追求。

其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当时我考研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心态,就是躲避就业压力。
国家从1999年开始扩招,到了2005年我本科毕业,就业的压力已初现端倪。
我在经历过考研的失败和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推推搡搡之后,非常羡慕那些当时已经拿到研究生offer的过着“猪一样生活”的同学们(当时,我们将天天挤招聘会的就业党称为苦苦追寻一份工作的“狗”,将已拿到研究生录取offer、天天在寝室睡大觉消磨最后的大学时光的保研党称为“猪”一样混吃等毕业的人,将天天泡自习室、过着苦行僧一样考研备考党称为“猪狗不如”的人),在备考的时候,总是拿他们比本科自由、比本科地位高的读研生涯鞭策自己,总是告诉自己,只要我读了研究生,我就可以在找工作的时候蔑视那些本科“狗”了……到了如今,我工作已经7年,我渐渐知道,学习与提升自我是一辈子的事情,求知的渴望与严格的自律性,是任何一所大学的标签都无法给予的。

第三,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都是最重要的。
记得高三时的班主任曾经在班会上说过:“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现在的我回味起这句话,却想改动一下:没有经历过考研的人生,于我,是不完整的。
考研对于我来说,给了我这样一个在陕西关中城乡结合部生于斯、长于斯的少年以最低成本接触一线城市、进入一线城市从而在一线城市工作、安家的机会;而第一次考研失败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坎坷与失败带给人的力量,这,对于当时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下、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的我来说,太重要了。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没有考研,我好一点,会在二三线城市之间徘徊的省城西安,在家人的庇护与帮助下找一份一般的工作后安家;次一点,就会回到家乡城乡结合部的小县城,与我那些从来没有离开过陕西的同龄人们一样(旅游除外),踏着父辈们的足迹,走完一生。

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
关于考研,我很感恩,因为这是一次自我证明、自我提升、自我选择的良好机会。
如果说高考是搭上一列秩序井然的列车、由老师和家长保驾护航往前狂奔的经历的话,那么,考研就是一次自助穷游,从选学校、选专业到选导师,一切都得自己决定。
而且备考过程中,没有模拟考,没有如保姆一样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老师们的监督与制约。
备考的过程也相当不轻松,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非常“孤独”的一种并不轻松的校园时尚。

对于参加2017年考研的众多同学们而言,说祝大家都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成绩揭晓后,必然会几家欢喜几家愁。
我只想祝愿,每个人都能从考研的经历中提升自我,将考研不仅仅视作一次考试,而是一次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而不断的完善与提升自我,更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与信仰,不是吗?

大学生活并不像家长、老师说的那样轻松。
大学的日程很紧,学习任务还是比较重的。

高中时老师和家长经常会说,再努努力,到大学就没人管你,你就轻松啦。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的确没有老师来管你学习,但是你就真的能彻底躺平、无欲无求、佛系到底吗?看到舍友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图书馆、周围的同学在所谓“水课”上半数都在学习高数、C语言、大学物理等课程,你会放心摆烂戴上耳机刷抖音打王者吗?不会的,你也会学习的。
但更多的人是摆又摆不烂,躺又躺不平。
我们最忌这种状态。
做什么都要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不要被别人传播了焦虑。
同时也要有一颗向学的心,保研它不香吗?

没课的时候可以回宿舍休息。
在宿舍,要尊重舍友的生活习惯。
大家可以一起制定一个熄灯时间。
宿舍卫生安排也要提前说好,避免出现大家都不干卫生的情况。
在宿舍追追剧、打打游戏、看看喜欢的书,是挺好的选择。
没课你也可以选择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学习,在安静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社团、部门生活也是很丰富多彩的。
你可以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参加部门招新等。
在社团、部门中,你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同时也可以在部门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

至于出校,由于疫情,我大一一年只出去过四五次。
希望以后疫情退散,我们可以体验一下随便出校的大学生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1238889999.com/TeSzYPkqDIxN.html
上一篇:梦到以前读书时光很好,梦到以前读书时光很好什么意思
下一篇:梦到侧脸有眼睛 梦到侧脸有眼睛的女人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