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1934(梦到19这个数字)
11982023-09-07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梦到残缺的古钱,以及梦到残缺的古钱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
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
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有说楼兰的死亡,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最后造成成王国的必然消亡。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给楼兰人最后一击的,是瘟疫。
这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病,传说中的说法叫“热窝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楼兰人选择了逃亡——就跟先前的迁涉一样,都是被迫的。
楼兰国瓦解了,人们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树有水,就往那里去,那里能活命,就往那里去,能活几个就是几个。
楼兰人欲哭无泪。
他们上路的时间,正赶上前所未有的大风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阵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一座城池在混浊模糊中轰然而散……
至此,辉煌的楼兰古城也就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虽然逃亡的楼兰人一代接一代地做着复活楼兰的梦,但是,梦只能是梦。
而且,梦到最后,连做梦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楼兰,依然是风沙的领地,死亡的王国。
楼兰:俗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有专家们指出,孔雀河与车尔臣河汇入塔里木河,经库鲁克河流入罗布泊。
罗布泊是古楼兰的生命之源,罗布泊的迁移,使楼兰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导致了气候恶劣,楼兰人继续留在这里只能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只好弃城别走,楼兰古城也就在历史上消失。
许多学者也认为,古楼兰的衰亡是与社会人文因素紧密相连的,我国古书记载楼兰古国的最后存在时间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正是我国历史上政局最为混乱的时期,北方许多民族自立为藩,相互战争。
而楼兰正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而沙漠边缘的古国,丧失了这两个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
于是,它就变成了今天满目黄沙、一片苍茫的景象。
但楼兰被遗弃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专家学者们还在探索……
[编辑本段]楼兰古城之谜
1900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东,到达孔雀河下游,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布泊。
3月27日,探险队到达了一个土岗。
这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斯文·赫定发现他们带来的水泄漏了许多。
在干旱的沙漠中,没有水就等于死亡。
他们于是去寻找水源,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一座古城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有城墙,有街道,有房屋,甚至还有烽火台。
斯文·赫定在这里发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36张写有汉字的纸片、120片竹简和几支毛笔……
斯文·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
经鉴定,这座古城主是赫赫有名的古国楼兰,整个世界震惊了,随后,许多国家的探险队随之而来……经历史学家和文物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楼兰古国神秘的面纱被撩开了一角。
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开始对楼兰古城古道进行调查、考察。
在通向楼兰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队发现了大批的古墓。
其中几座墓葬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是一层套一层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圆木,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
整个外形像一个大太阳,不由得让人产生各种神秘的联想。
它的含义究竟如何,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
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断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
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
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
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
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
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
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编辑本段]消失真正原因
到新疆,对一个探险旅游者来说,有一处地方是充满吸引力的。
这个被称为“沙漠中的庞贝”的神秘古城,就是西域古国楼兰。
古楼兰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凉的地区之一。
这里悠久的历史、天方夜谭似的传说故事是多么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又意外地出现,引起多少人的兴趣——许多中外游人和探险家都不辞辛劳地沿着丝绸之路向西进发,去目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楼兰。
1979年1月,我国已故科学家彭加木就曾从孔雀河北岸出发,徒步穿过荒漠到达楼兰遗址考察。
楼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中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这是文献上第一次记载楼兰城。
西汉时,楼兰的人口总共有1万4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热闹,还有整齐的街道,雄壮的佛寺、宝塔。
然而当时匈奴势力强大,楼兰一度被他们所控制,他们攻杀汉朝使者,劫掠商人。
汉武帝曾发兵破之,俘虏楼兰王,迫其附汉。
但是楼兰又听从匈奴的反间之计,屡次拦杀汉朝官吏,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前,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领几名勇士前往楼兰,设计杀死了楼兰王尝归,立尝归的弟弟为王,并改国名为鄯善,将都城南迁。
但是汉朝并有放松对楼兰的管理,“设都护、置军候、开井渠、屯田积谷”,楼兰仍很兴旺。
东晋后,中原群雄割据,混战不休,无暇顾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
到了唐代,中原地区强盛,唐朝与吐蕃又在楼兰多次兵戎相见。
“王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将腰下剑,直为较楼兰。
”(李白《塞下曲》)。
“清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可见,楼兰在唐朝还是边隆重镇。
然而,不知在什么年代,这个繁荣一时的城镇神秘地消失了。
楼兰古国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们猜了若干世纪的不解之谜。
1900年3月,著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一支探险队到新疆探险,他们在沙漠中艰难行进。
我国维吾尔族人爱克迪在返回原路寻找丢失的铁斧,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
他把这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
第二年斯文赫定抵达这神秘城堡,发掘不少文物,经研究后断定,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时古楼兰城。
楼兰城的再现,引得各国探险家争相前往探险觅宝。
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国人亨迁顿、日本人桔瑞超先后抵达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遗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楼兰城从沙丘下被人发现了,但一个更大的谜困惑着探险家们:繁华多时的楼兰城为什么销声匿迹,绿洲变成沙漠、戈壁,沙进城埋呢?
1878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考察了罗布泊,发现中国地图上标出的罗布泊的位置是错误的,它不是在库鲁克塔格山南麓,而是在阿尔金山山麓。
当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曾洗过澡的罗布泊湖水涟漪,野鸟成群,而今却成了一片荒漠、盐泽。
也就是说,罗布泊是个移动性的湖泊,它实际的位置在地图位置以南2度纬度的地方。
普尔热瓦尔斯基部分解开了这个谜。
1979年和1980年,新疆科学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几次详细考察,终于揭开了这个被风沙湮没1600多年的“沙中庞贝”之谜,使人看到了它的本来面目——
楼兰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在东经89度55分22秒,北纬40度29分55秒。
它占地面积为10万8千多平方米。
城东、城西残留的城墙,高约4米,宽约8米。
城墙用黄土夯筑;居民区院墙,是将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抹上的粘土。
全是木造房屋,胡杨木的柱子,房屋的门、窗仍清晰可辩;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筑,墙厚
1.1米,残高2米,座北朝南,似为古楼兰统治者的住所;城东的土丘原是居民们拜佛的佛塔。
罗布泊怎会游移呢?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地壳活动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
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罗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长,泥沙越积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觅新道,流向低洼处,形成新湖。
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水是楼兰城的万物生命之源。
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渴,树木枯死,市民皆弃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
楼兰的消失跟人们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有关系。
楼兰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汉、匈奴及其他游牧国家,经常在楼兰国土上挑起战争;为了本国的利益过度垦种,使水利设施、良好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公元三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在今尉犁东南改道南流,”致使楼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国久空旷,城皆荒芜。
”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最近,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
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
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
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一、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约万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
(气候适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
这三大环境格局变化为地质、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古环境研究所证实,只是在三阶段划分的时间上,由于方法、地点或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
这种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以楼兰为例,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
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
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
(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
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的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显著罢了。
二、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
在距今7到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当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时,整个东亚西部都开始出现了干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趋势。
在这期间,罗布泊开始从南向北推移。
在距今7万年左右的时候,湖面急剧下降到最后接近湖底。
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原先巨大统一的古罗布泊分解成现在的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和北面较大的罗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还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据说从近来的遥感资料判断,孔雀河上游曾发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
这次滑坡整个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罗布泊的来水被断。
现在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这次滑坡的具体时间,它是否发生在罗布泊干涸之前还有待于研究。
三、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晚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
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
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
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在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5号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树桩”说明,楼兰人当时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机,只好祈求生殖崇拜来保佑其子孙繁衍下去。
但他们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树木,使当地已经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我们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
当年我们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
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
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开始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
四、楼兰古城消失成为“旷世之憾”
提起楼兰古城,人们都会想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因为他在1901年首次对外宣布楼兰古城的存在。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因丢失工具,在寻找的途中,偶然在罗布泊西北岸发现一片古代遗址,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遗迹处,发现这片古代遗迹地面上,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
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
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
经过整理分析,赫定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遂将此遗迹定为楼兰,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为斯文·赫定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随后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着赫定的路线图找到楼兰遗址的,他们的发掘工作更彻底和细致,但同时也是破坏和掠夺性的。
这些工作成了以后楼兰探险的重要地理依据。
尽管从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难以辨认楼兰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学家从大量资料和考察中发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废弃了1500年的楼兰城曾经辉煌一时。
据专家分析,楼兰遗迹已经有了1800年的历史,经历了风沙洗劫后,仅存残缺的胡杨木架和少量的芦苇墙。
从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看,当时普通百姓的住房条件比较简陋,但遗迹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细的木制品和古钱币又提醒人们,楼兰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
专家认为,楼兰城中已有了贫富分化,这些木制品同时又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木工精湛的手艺和楼兰经济的繁荣。
专家发现,像这样的民宅,留存下来的还有几十间,并集中在城西组成了居住区,而在城东又分别有行政和军事区,城市功能齐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规划和发展意识显而易见。
很多人认为楼兰古城是虚构的一个地方,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是能看到它的踪影的,而它的神秘性也是很多人都向往想要了解的。
而它为什么消失也是人们所好奇的。
在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洼地的西北边缘有一个风少肆虐的沙漠地带。
这样一个死寂的世界,却是曾经消失了的楼兰古城的遗址古怪的雅丹地貌、黄沙漫天飞扬,还有时隐时现的罗布泊,一起交织成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神秘莫测的西部。
汉朝以前,中原人根本不知道有楼兰这么一个神秘的古国。
直到汉朝伟大的探险者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才将楼兰这个名字带入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楼兰成为了必经之地,这给他们带来了中原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使得楼兰成为了西域的乐土,沙漠的天堂。
自从西汉的灭亡,中原也渐渐和楼兰失去了联系。
楼兰这座古城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中。
直到1000年以后,楼兰才重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20世纪初的某一天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意外发现了消失千年之久的楼兰古城遗址。
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楼兰的衰败呢?楼兰的子民又走向了何方?对于楼兰的消失,最盛行的说法就是由于在两晋之间丝绸之路的变迁导致的。
那时丝绸之路改走北道,造成了楼兰古城的衰落。
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战争摧毁了楼兰,当时楼兰是吐蕃、匈奴、月氏等国的统治领土。
在楼兰周边多处墓地可以看出在同一区域同一时期葬有不同的人种。
有可能是当时被敌军占领,并且被屠城了,所以导致了楼兰古城的销声匿迹。
1901年3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维吾尔向导奥尔得克的帮助下发现了楼兰古城,从挖掘出上的佉卢文简牍“kroraina”一词推定古城原名楼兰。
历史上,楼兰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
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古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早些时候就从楼兰分道。
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汉朝、匈奴和周围一些游牧民族国家经常为争夺楼兰进行大规模战争。
楼兰被人们称为“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
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还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令人恍忽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切至今还是个没有真正揭开的谜底。
到了唐代,“楼兰”就几乎成了边远的代名词。
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的诗句。
楼兰王国的历史还远不是一个楼兰古城所能揭开的。
根据孔雀河故道下游太阳墓地和小河 5号墓地出土的干尸,考古专家向人们揭示了楼兰的历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时期,楼兰地区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金发碧眼的原始欧洲人种,他们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走了。
其后的2000多年,楼兰找不到一丝痕迹,史书中也没有半点墨迹。
汉一晋时期,楼兰地区出现了蒙古人。
这时的楼兰演绎出农业文明,并以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传递着东西方文明。
而在晋代之后的1500年,楼兰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00年前,人们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偶然看见了楼兰残破的城墙和佛塔。
有的学者认为:斯文·赫定发现的这个楼兰古城既不是早期楼兰王国的都城,更不是楼兰改国名为鄯善后的国都(扌于)泥城,因为楼兰古城碳 14测定的年代不早于东汉。
斯坦因在黄文弼发现的土垠遗址西南不远处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城(编号LE城),新疆考古研究所称其“方城”,位于罗布泊北岸之西,铁板河末流的河网地带,“方城”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认为这是早期的楼兰都城。
当时的楼兰王国还是罗布泊附近一个半耕半牧的弱小国家,丝绸之路开通后,楼兰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
由于楼兰王安归与匈奴勾结,不断地在丝绸之路上劫杀汉使,汉朝大将军霍光便派傅介子前往西域刺杀安归。
傅介子带着刺客来到楼兰,假称要赏赐安归金币。
安归大喜,应邀与傅介子一起饮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归,将其扶到屏风后,命两名刺客杀了安归。
左右王公贵族见状纷纷逃散。
傅介子立即召告楼兰国民:“安归王对汉朝犯下了死罪,天子派我来杀掉他,现在汉朝的部队已赶到,改立在长安纳为人质的安归的弟弟尉屠焉为新国王。
”傅介子斩下安归的首级,派快马送回长安,悬于长安未央宫北门下示众。
平定楼兰之乱后,汉昭帝即诏立尉屠焉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授予国印,赐宫女为妻及大批车马和辎重。
行别时尉屠焉对汉昭帝说:“我长期在长安居住,现在回去当国王,孤身一人,恐难服众。
而且前王子尚在,回去后恐被其仇杀。
楼兰国中有伊循城,那是一块富饶美丽的绿洲,天子可派一名将领率部队到那里屯田积谷,也使臣有所依靠。
”
于是汉朝即派一名司马,带兵40人随尉屠焉一起回西域。
尉屠焉继位后,于公元前77年将国都从罗布泊北岸的楼兰故都(方城)迁到(扌于)泥城(今若羌县城),汉朝在(扌于)泥城以东的伊循城
(36团米兰遗址)也设立了伊循都尉。
此后楼兰故都没有再发展,估计只有原王室贵族仍居住在这里,从2003年楼兰贵族墓的发掘,也说明了这一点。
东汉时期,班超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任西域都护,派手下索励率酒泉、敦煌兵千人到罗布泊屯田造房,并召集鄯善、焉耆、龟兹等国士兵各一千人在孔雀河下游拦河筑坝,引水开荒,积粟百万。
由于孔雀河被拦,导至下游楼兰故都水源断绝而废弃。
屯田士卒在罗布泊西岸起“白屋”,建新城,逐渐形成了今天可看见的有“三间房”的楼兰古城,并将此发展成为西域长史府治所。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古队在对楼兰被盗墓葬进行清理时,发现了墓室中的壁画。
这座墓葬距LE方城约4公里,距离楼兰古城24公里。
墓室规模较大,前后室均绘壁画,前室东壁所绘身着华丽服装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显示。
专家否定了这是楼兰“王陵”的说法,推测其为3世纪前后“城内一个贵族家族的合葬墓。
说法一: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说法二:楼兰败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上游河水被截后改道,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
楼兰曾颁布过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说法三:楼兰的消失与罗布泊的南北游移有关,斯文·赫定认为,罗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
3000多年前有一支欧洲人种部落生活在楼兰地区,1500多年前楼兰再次进入繁荣时代,这都和罗布泊游移有直接关系。
说法四: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
经过哈密(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说法五: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
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说法六: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
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参考资料:
http://kroraina.blogchina.com/2528612.html
楼兰古城遗址
位于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南部,罗布泊西北岸,距库尔勒市340公里。
楼兰古城形成于两汉,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在东西文化交流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后被沙漠埋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
楼兰古城遗址有4条干涸的河床,遗址坐落在第四条大河床的两条分叉之间。
周围是高低不平的雅丹地形,城墙遗址混杂于风蚀台地中。
城周方形:316米,总面积10.82万平方米。
城内以古水道为轴线分为两区,一为东北区,残存遗迹较少,主要有佛塔及其附近建筑;一为西南区,有三间房遗址及一些小院落。
佛塔残高10.4米,塔身用土坯、糯米浆、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
城西南住房已塌,墙壁大多用两排红柳、中间夹泥,以苇绳扎固外面抹泥筑成,屋顶亦用类似材料修筑。
城中自西北向东南穿越而过的古水道,是研究古楼兰城内水源的重要材料,城北约四五公里处有一座古塔,已风蚀。
城周围还有一些佛寺、烽燧等遗址、遗迹和古墓。
出土有汉五株钱、贵霜王国的钱币、唐代钱币、汉文和怯卢文残简,丝毛织品残件,漆、木、玉、铜器、料珠、金银戒指、耳环及玻璃器皿碎片等文物,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国边疆与内地的历史联系等均有价值。
俯瞰楼兰古城,城中东北角有一座烽燧,虽然经过历代不同时期的补修,但依然从它身上可以看出是最早汉代建筑的风格。
烽燧的西南是“三间房”遗址。
这座100的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在一块高台上,三间房正中的一间要比东西两间显得宽大,本世纪初,斯文.赫定曾在东面一间房内发掘出大量的文书木简。
从三间房西厢房残存的大木框架推测,这里昔日曾是城中屯田官署所在地。
继续向西,是一处大宅院。
院内,南北各有三间横行排列的房屋。
在古城中,这座院落的建筑也是比较排场的。
相形之下,大宅院南面的房舍多数是单间矮小、散杂而破败不堪。
如果根据出土文书推测三间房毗邻的框架结构房屋是楼兰城的官署遗迹。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
她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她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在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
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
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辉煌的楼兰古城就这样永远的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稀世国宝楼兰彩棺隐身何处?
“死亡之海”腹地发现稀世彩棺
今年是楼兰古城遗址发现100周年,神秘的“东方庞贝”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早在1999年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个名叫“楼兰学会”的民间团体,就以极大的热情想借此机会宣传楼兰,并组织了一次考察楼兰的活动。
为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免遭人为破坏,新疆自治区政府曾于1996年5月,专门发布了禁止到楼兰古城探险旅游的禁令,强调楼兰、尼雅等是还没有开放的国家重要文物遗址,一定要归口管理,严格把关,不允许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者擅自进入。
由于上述“背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不得不严格控制参加人员,并制定了不准破坏、带走文物等考察纪律。
经过大量准备工作后,一支由51名研究历史、考古、社会学的专家、学者和部分游客
(其中包括一名日本人)组成的考察队,于今年3月25日下午,乘坐十几辆越野车,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府所在地库尔勒市出发,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3月26日晚,张体先等7人回到宿营地后,集体向考察队领导汇报了发现彩棺的经过。
据学者们判断,此彩棺极可能是汉晋时期西域36国中一个山国国王的墓葬。
况且前两年考古学家在营盘遗址上,还发掘过一些颇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墓,所以考察队领导对此棺十分重视。
27日上午10时,考察队一行出发去龙城前,有关领导特意告知张体先,要派一辆车去营盘寻找那具彩棺。
令人遗憾的是,当时一名炊事员受了伤,等张体先为他包扎好伤口走出宿营地时,才发现寻找彩棺的车已走了。
当晚在龙城宿营时,一位参加找彩棺的队员告诉张体先,因为他没亲自去,再加上沙漠里地貌极为相似,结果领导派出的那辆车,在营盘遗址周围转了很多圈,也没找到那具彩棺。
一在许多人的概念中,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淖尔荒漠,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楼兰城,只是在19世纪末叶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宣称自己在这里发现了“真正的”罗布淖尔湖,斯文·赫定在20世纪帷幕初揭之际向世界刊布他在沙漠中找到了消失近两千年的古楼兰城,才引起了世界的注意:此前,不过是一片被中国人民遗忘了的角落。
这实在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清乾隆时期
(18世纪中)绘制完成的“嘉峪关到安吉延等处道理图”就清楚标示着“鲁普脑儿”
(罗布淖尔);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及其后任魏光涛在1890年前后也曾命部属探察、绘制了“敦煌县到罗布淖尔南境之图”。
现藏故宫档案馆的此图,不仅标明了自玉门关通往罗布泊的路线,而且在罗布泊西岸标示了一座古城址。
而楼兰城,就在罗布泊的西岸。
清朝的统治者们,既没有及时向社会刊布这些资料,也没有组织对古城的考察、分析。
这使斯文·赫定有机会戴上了发现楼兰古城的金色桂冠。
现在假定虽有几说,尚无定谳”。
主要原因在于记录缺略,且难免舛错;而历史学者面壁为文,少有实际考察资料,于是就难能深入。
1901年3月4日到10日,斯文·赫定雇佣农民在楼兰城中13处遗址内随意发掘,取得了大量汉五铢钱、精美的汉、晋时期丝织物、玻璃器、兵器、铜铁工具、铜镜、装饰品、料珠,�陀罗风格的木雕艺术品。
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汉晋木简、纸质文书即达270多件;随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又发掘了大量文物,仅汉文文书就达349件,不少文书均有纪年,最晚的纪年为晋建武十四年
(330),其他还有不少�卢文,一件栗特文。
日本桔瑞超在这里获得了汉文文书44件,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国内外史学界十分熟悉的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的信稿。
如此丰富的文物资料,极大地推动了楼兰史的研究。
但他们在楼兰的发掘,却只是对珍贵文物的搜掠,是挖宝,而不是考古。
桔瑞超携归日本现藏龙谷大学的李柏文书的出土地,因为当时没有记录,乃至成了一件公案,学术界为之探讨达数十年,才根据遗址照片肯定确是发现在楼兰城中。
我们 1980年在楼兰城郊发掘一处汉代墓地,不少墓葬是当年斯坦因已经发掘过的。
但他们却只掏了墓室的中部,斯坦因取走、也刊布了从墓室中部取得的部分精美丝毛织物,但只是在我们第二次发掘后,才得可能对墓葬、墓室遗存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
笔者1997年曾得机会在汉城韩国中央博物馆库房中目验桔瑞超当年取之于罗布荒原的草编织物,精美绝伦。
但具体地点却因不见记录而永远无法知晓,进一步追寻遗存的线索自然不可能得到,更不必谈什么验证。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在搜掠的指导思想下,只求取得文物、珍宝,必导致对考古遗存的破坏,从而制约和影响学术研究。
从地质时代第四纪起,罗布淖尔地区已经是一个干旱的内陆。
但在不少地点,考古工作者还是采集到了五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矛、石箭头、细小石叶、石核等,说明今天看去不毛的荒漠当年仍是可以进行狩猎,从事采集的天地;经过碳十四测年,结合出土文物进行分析,绝对年代在去今4000年前的古墓沟居民,当时种植小麦、饲养牛、羊,日常用品是胡杨木、兽角、草编类制器;规模稍大的男子墓葬,墓穴周围有七圈圆形列木,更外面还有放射状展开的木桩。
统计一下,一座墓葬要使用大小木材600多棵。
当时的人们当然意识不到,对身傍林木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实际正在制造着毁灭自身生存的基础
据史料:古楼兰王国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在历史上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与敦煌接邻。
《史记》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还说,楼兰等地盛产美玉,多芦苇、怪柳、甘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囊驼。
其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没有去过楼兰,而是根据同时代的大使节张骞的报告记述的。
张骞一生三次出使西域,历尽千辛万苦,熟悉西域的各种情况。
说明当时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加上水土肥美,曾经强盛一时。
《汉书·西域传》又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
”楼兰城是楼兰王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作为亚洲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
正因为楼兰的地理位置重要,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为了争夺西域疆土,进行了长达七八十年的战争。
楼兰国一时左右摇摆,曾一度斩杀汉使臣。
直到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刺杀了楼兰国王,另立其弟为王,迁都后,改名为鄯善国。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就是对那时将士征战西域情景的描述。
此后,楼兰一直都是汉朝的西域重镇,与汉朝关系密切,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也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
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一直成为近代学者经常探索和争论的一个难解之谜。
楼兰的发现
1900年3月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的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发现他们带来的水泄漏了很多。
于是去寻找水源,回来时又发现携带的铁锹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
赫定只得让他的维吾尔族助手阿尔德克回去寻找。
这位助手回来的时候,不仅带回了铁锹,而且还拣回了几件木雕残片。
赫定见到残片非常激动,他知道这一定是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第二年3月,他重新回到这里进行挖掘,发现了大批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竹简和毛笔等。
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
经鉴定,这座古城就是令世界震惊的楼兰古城。
随后,许多国家的探险队随之而来。
1979年,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辉煌的楼兰古国终于面世。
破解楼兰消失之迷
关于楼兰消失的原因,近年来多有争论。
为了破解这个千古之谜,国家从70年代开始组织科考队伍陆续进行了考察。
据近年考古资料记载: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大批珍贵文物,还出土了一具已有3800多年的古代女尸,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具女尸出土于楼兰遗罚�侵泄�壳俺鐾恋氖贝�钤纭⒈4娼虾玫呐��?988年10月2日,中国和日本组织了一支联合探险队,到达沙漠之中的楼兰遗址,目的是解开这个在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的神秘古国之谜。
探险队从敦煌启程,进入沙漠,在沙漠中发现了佛塔和房舍的残迹。
遭受风沙侵蚀的佛塔、房舍、墙壁和日常用具等。
在此,探险队对楼兰消失之谜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线索。
楼兰总共有12个村,几万人左右,在部落首领领导下,平安快乐地生活着。
可是就在1000多年前发生了一次瘟疫,许多楼兰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幸免于难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迁移到米兰。
从此以后楼兰国便消失了。
这仅是实际的考察,真正的楼兰消失之因,仍是众说纷纭。
一个说法是战争,认为楼兰是为仃零所灭,或者是被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所灭。
但疑点是战争只能毁灭一城一池,不太可能灭亡整个国家。
第二个说法是瘟疫,认为当时曾在国家里发生过一场大瘟疫。
附近曾发现过一些群葬坑,里面男女老少尸体像垒砖那样层层叠叠。
第三种观点是气候恶化论,是目前较占上风的论点,认为是自然变化造成国家大迁移。
那具著名的楼兰美女
(3800年历史)在解剖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肺部沉积有大量沙土。
说明当时气候已经开始恶化了。
2000年10-11月,北京电视台组织了大型电视科考系列报道活动“百年发现世纪穿越————人与水的记忆”,得出的结论就是支持这一观点。
北京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还在楼兰古城遗址举行了大型直播节目“楼兰论坛”。
整个科考活动从喀什开始,分为南北两线。
北线全程沿塔里木河向东行进,途经巴楚、阿克苏、拜城、库车、轮台、库尔勒、营盘抵达楼兰。
南线则从沙漠边远的县城麦盖提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玛扎塔格山,过丹丹乌里克、喀拉敦、圆沙古城、大河沿,经英苏穿越罗布荒原到达楼兰。
这次考察的目的,首先是对楼兰发现100周年的纪念,同时也是探索人和水的命运。
他们认为,在塔克拉玛干地区,人和水的关系实在最敏感、最突出、最脆弱的问题,实际也是人和环境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新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科考队进入到了广阔平坦的罗布泊湖盆,在夕阳的金色余辉中,极目四望,除了远处的地平线,就是天边散落的一些雅丹地貌似真似幻的景象。
许多人为之动容:高大的佛塔和“三间房”苍凉而悲壮,千年前的木桩在晚霞中好似要燃烧起来,陶罐的碎片撒了满地,粗大的胡杨树枝像干枯的绳子一样卷曲,轻轻一碰就会碎掉。
一度歌舞升平的繁华古城,如今却成了安静的废都。
人们不能不思索它由盛到衰,走到自己末日的历程。
当然,人们在罗布泊最大的感慨还是所谓“沧海桑田”的变迁,可能并不需要预想中那么长的时间。
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楼兰人为大兴土木以及其奇特墓葬形式“太阳墓”砍伐了大量树木,最终带来了生态恶化。
“太阳墓”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的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原木。
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
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据今年年初的资料,在已发现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原木达一万多根,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值得一提的是,用发掘于楼兰的卢文字书写的律法中,有这样的律条:“凡砍伐一棵活树者罚马一匹,伐小树者罚牛一头,砍倒树苗者罚羊两头”。
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要生存下去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但楼兰最终还是湮没于风沙之中了。
根据历史记载,楼兰国曾有几千人在一个叫善密的人带领下迁到义乌
(今哈密一带),另一部分人迁到了和田的罗普
(罗布泊的转音),另一部分人坚持生活在罗布泊内,一直到清朝末年。
据说, 50年前在塔里木河还可以划船,还能打上1米多长的鱼。
中上游的引水灌溉和水库的修建使塔里木河不再注入罗布泊,1972年,罗布泊蒸发完了最后一滴水,成为一片死亡之海。
因为水的消失,一个湖的废弃乃至一个城市的废弃,这样的故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并不鲜见。
他们认为楼兰就是其中典型的例证。
但现在更新的说法认为,政治和社会巨变是楼兰废弃的导因。
著名考古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孟凡人认为,楼兰的消亡是一个从废弃到彻底荒废的过程。
公元376年左右前凉退出楼兰后,鄯善由于内部和苏毗人入侵等原因正处于衰落时期,故无力进驻并振兴楼兰城,遂导致楼兰城在政治上彻底失去作用。
同时,因为自敦煌进入西域的古道有了很大的发展,开拓了交通更为方便的大海道,楼兰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失去了。
这样又使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各种商业陷于停顿,楼兰城失去了赖以繁荣的基础。
西域长史机构撤走,大批屯田者和汉族居民离去使人口锐减,农业生产基本停顿,从而动摇了楼兰城的生存基础。
由于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也没有政府机构组织大兴水利,疏导河道,平整耕地,完全丧失了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作顽强斗争的手段,致使风沙逐渐内侵,雅丹地貌逐渐发育,耕地面积和植被不断缩水,河流和渠道被风沙淤塞、改道、蒸发渗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如此年复一年恶性循环,楼兰地区逐渐失去了人类聚居生活的条件。
也许上述四者都不无道理,至少兼而有之。
也许最新的说法更全面、更符合实际些。
复活楼兰的梦想
据“天山网”2003年1月12日报道:在新疆自治区人代会上,若羌县委提出提案,将若羌县改名为楼兰县。
早在2002年11月,中科院院士张新时、中科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承训等16名专家也曾提出设立楼兰市的设想,新的楼兰市包括若羌、且末两县。
专家们在考察中还发现,随着塔里木河生态治理工程的启动,干涸近30年的塔里木河终端湖—台特玛湖又当起了水波,旅游事业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鉴于此种考虑,他们认为设立楼兰县有助于加快当地经济发展。
回答:2007-01-05 08:33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您,辛苦了!
祝您开心每一天!!!
共0条评论...其他回答共1条回答评论┆举报
齐王睿
[大师]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
楼兰古城位于东径89°22′22〃,北纬40°29′55〃,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遗迹现状
楼兰古城现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接近正方形,边长约330米,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
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尔荒漠,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
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
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
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废墟。
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一封佉卢文书信等大批文物。
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楼兰古城。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
《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
”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
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
其国王奉法。
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
”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
旅游
楼兰古城遗址西北距库尔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县城330公里。
楼兰文明
历史上的楼兰国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
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楼兰消失之谜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消声匿迹。
关于其原因,一般有水源改道和外敌入侵两种说法。
楼兰古城的发现
1900年,楼兰古城被重新发现。
有说法是新疆农民所发现,也有说法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所发现。
在20世纪初的考察过程中,大量楼兰文物被国外考察团带走。
第一枚宋代皇宋通宝,宗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年铸,面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对钱.价格己残.
第二枚景盛通宝是安南
(越南),越南阮氏王朝建立前夕南方阮光缵景盛年问1793--1800年铸,时值清乾嘉年间,景盛通宝四字为楷书.价格5----10元,
第三枚为宋代,元祜通宝,宋哲宗赵煦元祜年间1086----1094年铸,面文篆、行二体旋读,价格在10---15元间.
梦到残缺的古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梦到残缺的古钱什么意思、梦到残缺的古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